您好,欢迎来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交通运输厅分校-山东交通运输党建平台!
今天是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晚清以来的现代化史的内生逻辑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有文明使命的政党,具有强烈的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力量,展现了独特的政党功能与强大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来自广大人民,来自伟大的学习传统,来自深刻的自我革命,来自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来自战略谋划与组织执行力。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力
[作者简介] 李文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
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全党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共同举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2022),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为主题,研究探讨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重大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内在关联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报告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晚清以来的现代化史的内生逻辑所决定的。19世纪的中国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位置,晚清的 工业化与维新变法都无法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无法抵御殖民主义的侵略,中华文明面临西方现代性中的野蛮挑战。由于晚清国家权力的下移,政府的财政军事力量无法在殖民主义体系中自主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总统制与代议制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文明世界”的满目疮痍,都使国内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方向、路径乃至现代文明展开深刻反思,从思想改造到社会改造,探索创造新文明的道路。十月革命使李大钊等人“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中国作为一个文教国家,不同于西方基督教文明内部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而是高度整合在一起的。传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官体系紧密连接在一起的。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国家动员能力进一步下降。没有强有力的文化领导力量,就无法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完成文明再造之重任,重建大一统的文明体系。
中国共产党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现代性意识与文明使命的政党,始终以文明更新为己任。中华民族在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中华文明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这种“激活”过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觉醒”与文明的现代化的过程,是中华文明洗去旧日尘埃重放光明的过程。
这种“激活”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使自己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激活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力量,展现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文明创造力,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者。
而这一切是经历了“漫长革命”道路才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文化革命、政治革命走向社会革命,全面掌握了文化、政治、经济领导权之后,才完成现代化的动员,确立起自己全面的领导地位。我们比较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就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动员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革命过程。恩格斯讲过一个观点,英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从社会革命开始的,从商业革命、社会变革开始,逐渐走向政治革命,法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从政治革命开始,再走向社会革命,而德国现代化道路则从思想文化的革命开始。在中国,因为文明形态、社会结构不同,需要有一个总体性的革命动员,所以从文化革命入手,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动员社会改造,在完成政治革命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动社会革命,完成现代化动员。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革命论者,在1958年谈“不断革命”时就指出“政治革命”完成后党的工作重点要转向 “技术革命”。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都是“社会革命”的范畴,乃至邓小平称“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因此,我们不能把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简单对立起来,学术界的某些倾向是不对的,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史观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不符合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实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顾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总结党的领导经验,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一步步推进和拓展,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靠的就是党的全面领导,靠的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有大党独有难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面临“四大风险”“四大考验”。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也面临外部世界的遏制、封锁与打压。这一切都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政治领导权与经济社会领导权,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础上,确保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党成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有文明使命的政党,具有强烈的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力量,展现了独特的政党功能与强大的领导力。那么,这种领导力究竟是从哪里来呢?
一、党的领导力来自广大人民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赢得人民,动员人民,将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领导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的“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中国共产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手发动群众,善于发动群众,才成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深刻洞察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思想,领导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激发人民的创造力的结果,党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每个个体的创造力充分涌流。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育创新文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障人民权益,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汇聚民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因此,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来自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学于众人,斯为圣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党也才能赢得人民,号召人民,具有汇聚人民力量的强大动员力。
二、党的领导力来自伟大的学习传统
中华民族有一种追求圣贤政治的传统,强调人皆可为圣贤、德性可学习。这就是孔子所代表的伟大学习传统,学而时习之的传统,注重知行合一的修养传统。正是在这一学习传统基础上发展出了后世的选贤任能的文官治理体系,使中华文明充满人文的理性光辉。中国共 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时期在发动“生产运动”的同时就发动了 “学习运动”,形成“实事求是”的学风,创造性发展了孔子学习传统,重视共产党人的修养,从而极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动员力。在探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更加强调选贤任能,形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导向,党内聚集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专业化训练的知识型人才。与此同时,党也更加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强调日常学习、组织学习,特别是通过党校、行政学院的制度安排,不断增强干部的德性政治修养、思想活力与理性决策能力,确保党具有强大的现代化动员力。党的领导力由此而增强,党的力量因此而壮大。这是我们党明显不同于其他西方政党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青年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备的领导力,而对这些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党的领导力强调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传统,体现了孔子所代表的学而时习之的精神。
三、党的领导力来自深刻的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洗礼,依然初心不改、朝气蓬勃,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我们党具有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文化与动力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具有文明使命的政党,从伟大学习传统中汲取理性力量,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通过党内的学习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断深化改革,革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腐败行为,回应广大人民的诉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而赢得人民,巩固执政之基,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直面大党独有难题,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强领导力量,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反腐问题;而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官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削弱政党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自我革命理论与实践,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大风险”“四大考验”面前动员现代化的领导力。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大党具有解决自身独有难题的领导力的体现。这种自我革命精神,是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是《大学》自新而新人的精神,是对德性政治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与动员力。
四、党的领导力来自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建构起来的,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重要来源。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必须从自己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都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这些精神的源头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一伟大建党精神,而这一精神又植根于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基本精神。
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就源自中华文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过一篇重要的文章叫《永久奋斗》。毛泽东认为,“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至死”,“奋斗至死”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条政治道德,就是要为人民奋斗终身。这种“永久奋斗”精神和《周易》强调的“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重提了毛泽东的“永久奋斗”精神,并指出我们党的精神谱系有其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华文明,实际上揭示了党领导力深层次的精神之源。
没有这种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我们也就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就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动员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党的领导力来自战略谋划与组织执行力
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来源就是战略谋划。战略领导力是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在于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对现代化事业进行科学的战略谋划。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到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现代化的战略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布局和战略目标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明晰。
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和善于战略谋划,而且重视和善于组织执行。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没有严密、坚强、稳定的组织体系,就没有党的领导力。我们党具有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世界上其他政党都难以比拟的。党的组织体系中,党的中央组织是大脑和中枢,具有特殊地位,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要求,才能有效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才能确保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有力组织战略谋划落地。
比较各国政党的领导力可以清楚看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其长远的战略谋划与强大的组织执行力,具有理性的、可预期的、稳定的动员力。正因为这样,中国才可能快速崛起,不断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领导力研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解释,但还需要拓宽更大的视野,拓宽比较现代化、比较文明视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身上的文明力量。要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维度,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领导地位与领导力问题。
(本文系李文堂同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2022)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本次论坛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共同举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