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交通运输厅分校-山东交通运输党建平台!

今天是

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渊源、 实践逻辑和目标愿景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者:高祖贵 周意岷
  [摘要]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创新。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立足全球视野,厚植天下情怀,既坚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国际社会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以实际行动诠释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公共产品提供者、热点问题斡旋者的大国责任担当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胸怀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大局;天下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23)02-0014-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强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发展进步指明路径和方向,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文化渊源:世界大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为世界谋大同的主张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为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国际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差异、分歧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兼容并蓄,化成天下。夏朝初建时,划分天下为九州,“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随后,以国都为中心,建立五服制度,“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绥服;绥服外五百里要服;要服外五百里荒服”[3],规定了每种服式的权利和义务,保留了扩展和融合的空间,体现出包容的态度。西周时期,周王朝在“五服”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规定:周王朝的王位以及各诸侯爵位只传嫡长子,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依据宗法制的原则,又设立了分封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确立,标志着“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最终形成。家国同构的共同性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与“国”结构相似而规模有别。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国家的义务整合起来,使得天下观深入人心。
  唐朝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万国来朝,来自拜占庭、大食、波斯、新罗、日本的商贾、学者和旅人汇聚于都城长安,中亚地区的众多邦国主动加入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形成“昭武九姓”。韩愈在《原道》中提出了“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4]的理念,主张以文化认同而非血统作为“天下”的界限,进一步增强了天下观的包容性。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5]“亡国”和“亡天下”的释义,进一步明确了“天下观”的文化内涵,强调“天下”概念的道德属性和文化归属感。因此,中国历代士人认为大道可以推己及人乃至世界,达到“化成天下”的境界。比如,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不但反映出中华“天下观”注重文化和道统传承的特点,而且进一步阐释了《中庸》中所提倡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6]。这种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吸引了无数人为之奋斗,亦涵养浸润了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强调:“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7]这不仅在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而且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非攻为的基本原则,体现出和平主义的倾向。儒家则在“仁”的基础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将此释为“推己及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同理心、认同感等,视为“仁”的基石;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又一切可以推己及人、及国、及天下、及全人类,拓展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做到“远人之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此为规范,明清两代都与周边国家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处理他人与自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8]
  第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于中国古代天下观中的“天下”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文化概念,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大同”。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9]《吕氏春秋》也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10]孔子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是中国古代施政者的政治理想和终极目标。受其影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11];孙中山先生也倡议“天下为公”,传播大同世界的价值理想。“天下为公是人类对于美好社会的普遍憧憬和意愿,为实现此,制定具体措施和制度,以制度的力量,使之实行。”[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当代进行继承和发扬,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视野,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路径”[13]。
  二、理论渊源: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始终把解放全人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崇高追求。“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4]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向世界扩张的结果。机器大生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5]。因此,只有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从全人类的视角分析和研究问题,才能够找到造福全人类的正确道路。
  青年时期,马克思就形成了胸怀天下的理想抱负,即为了全人类而工作。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16]马克思认为人们应该谨慎思考后选择职业,选择使自身趋向完美或是利于群体幸福的职业,也就是他所强调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17]。
  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意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18]。人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吃喝住穿的质量,才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理念。他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的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全面的论述。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9],无产阶级必须打破边界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实现“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1864年,马克思推动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各国工人之间的团结是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认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忽视那应该鼓励他们在解放斗争中坚定地并肩作战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20],并且在宣言最后再度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马克思的天下情怀和为全人类工作的崇高理想再度引导国际工人运动走向新阶段,在全世界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胸怀天下,已经成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基因和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一百年来,我们党秉持胸怀天下的信念,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不断回答中国之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又不断回答世界之问,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展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天下情怀,在指导中国发展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全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根本铲除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私有制度”[21],实现中国人民的真正解放。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等9个决议案和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制定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展示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善于在世界大势中把握中国革命规律、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相结合的鲜明特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在国内众多政治力量中挺身而出,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坚定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明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1932年,党中央派周保中、赵一曼等骨干力量奔赴东北,加强党组织,协助与领导东北义勇军。中共满洲省委也指示各地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在东北各地领导创建了10余支开展游击战争的队伍,逐步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22]。1935年12月,刚刚结束长征的党中央立即召开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始终坚持人民战争路线,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共产党员发展到120余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亿人[23]。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担负起了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新中国成立后,党始终以天下情怀分析和把握世界大势,支持世界上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解放斗争,努力实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密切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共同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谈过程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24]。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义利观,顺应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安理会内,坚决支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本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的正当要求,并同它们一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大国干涉和入侵。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从宏观视角理性分析国际局势,明确了中国支持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正当利益诉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当时,虽然我国发展面临各种困难,但毛泽东强调:“中国不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过生活,还应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帮助,对世界有些益处。”[25]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盘考量世界形势,得出结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26]根据这一判断,中国领导人认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因此,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经济发展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指出:“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会只顾自己的。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27]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己任,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明确自身定位,回应国际社会的各种声音,中国于2005年12月发布了首份《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论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和路径。2011年,中国再度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系统论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意义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争取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又系统阐述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并且为建立和谐世界提出四点基本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给21世纪的世界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力量。
  四、实践基础:中国与世界愈益交融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尽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对国际格局和地区局势的走向以及全球发展的前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中国与世界的持续深层联动和结构性相互嵌入则开始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全方位互动,以及随之而来中国在世界的角色日渐全面丰满。
  在经济方面,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的市场随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28]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到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7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4.4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3.25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976元人民币,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成为全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最大的国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29]。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政治方面,中国日益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践行者和拥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道路,新时代多边外交工作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成就。十年来,我国的“建交国数量从172个增加到181个,伙伴关系从41对增加到113对,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交布局覆盖面和含金量实质性提升”[3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经加入200多个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了600多项国际公约[31]。通过组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会议,搭建多边合作平台,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通过与东盟国家完成制定《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和建设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通过主办160多场各领域金砖活动、30多场“金砖+”活动,取得37项重要务实成果,扩大了金砖国家合作范围;通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声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合作,开启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除了国家外交,党际交往也在多边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拓政党多边外交新路径。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此后,通过“对外宣介团”和“中共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又举办了万寿论坛、“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题研讨会等多边交流对话平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发来1500多封贺电贺信,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领袖风范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卓越的实践成效。”[32]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主旨讲话,表达与会政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共同愿望。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出席会议。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以“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为主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33]
  在人文社会方面,中国积极推进人文交流互鉴,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截至2020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2020至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458.66万人[34]。科技合作方面,“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深度参与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度不断提升。2021年,中外合著科技论文数量达18.3万篇,合作伙伴涉及169个国家和地区”[35]。《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即便国际旅行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规模将超过2000万人次,出境旅游也逐步恢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与世界和平发展融为一体,中国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6]。
  正是基于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深层次相互交融的新现实,我们要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的,“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7]。
  五、实践创新:新时代十年的重大举措
  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把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实践统一起来,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统一起来,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上升的世界增加了稳定性、确定性、安全性。
  第一,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并举,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21.02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的跃升……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38]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建成覆盖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领域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9],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至此,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人民可支配收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组成部分。所以,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抓住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着眼全球性问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将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繁荣的基础之上,以中国的发展搭建世界繁荣的基础,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第二,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造福各国人民。随着世界局势步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往的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结构乃至地缘政治形势都出现深度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大量全球治理议题被打上政治化的烙印,严重阻碍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但是,“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将继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稳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40]自2013年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已经“与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41];共同打造了六大经济走廊;建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等多边组织和合作机制;建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蒙内铁路、老挝铁路、中亚天然气管线项目等几十个大型项目;并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3年至2021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近1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2300亿美元[42];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3500余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的科研工作,培训超过1.5万名国外科技人员,资助专家近2000人次[43];与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学历和学位互认协议,推动实施233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4.1%的来华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4]。中联部、教育部还通过各类基金帮助欠发达国家发展基础教育。比如,“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曾是其所在县小学中硬件比较差的一所学校,后经过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历时7年的援建,现已成为万象市的示范学校”[45]。“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国的发展成就,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
  第三,提出并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6]为了应对重大全球新挑战,中国“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5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实施3个低碳示范区建设项目,开展42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在华举办45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线下培训班和7期线上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47];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效执行了反恐维稳、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等重大任务,30年间累计派出官兵4万多人次,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亚非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6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8];中国致力于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向周边国家、落后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摆脱贫困,谋求共同发展,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中国在非洲的“一带一路”项目可以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49];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向国际社会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医疗物资,并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2亿剂新冠疫苗[50]。
  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公共产品提供者、热点问题斡旋者的大国责任担当的真正内涵,切实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进步、繁荣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
  六、目标愿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51],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52]
  面对这样的历史抉择,我们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更加自觉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更加深刻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宇宙观和天下观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统一起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千秋伟业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更加郑重地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从更高的境界旗帜鲜明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5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五个方面: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这“五个世界”的建设已经被写入党的二十大修改过的党章,既是我们党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的中国方案,是推动各国同行的天下大道、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又是我们党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所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已经并将继续在我国对外关系中全面贯彻深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54]
  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主张各国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张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和不可分割的全球安全共同体。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作为核心理念,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从文明合作维度为全球发展和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这三个全球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完善全球发展和安全治理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思路,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促进经济繁荣和共同安全的美好愿望。
  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呼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此后,习近平主席在许多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构建美好世界的重大意义。我国历来尊重价值观的共通性和历史性,在超越西方“普世价值观”和“文明冲突论”的前提下,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为沟通文明差异和价值观分歧搭建了桥梁,为实现和平共处和交流互鉴奠定了价值基础。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倡导不同国家、民族、文明都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秉持“各美其美”的自信、怀抱“美人之美”的胸襟,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追求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世界愿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我们应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更好汇聚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5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凝聚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汇聚各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从价值层面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世界人民的共识,这不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引领,而且在实践层面为凝聚世界各国的力量提供了重要价值基础。随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治理领域和公共政策领域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愿景将逐步变成现实。这正应和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天下大同”、为人类文明进步崇高事业努力奋斗的天下情怀。
  新征程上,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天下的视野和情怀。既立足中国大地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又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既全面把握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坚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2][39][5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9,18,60.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9.
  [4](明)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31.
  [5](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4.
  [6]大学·中庸·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8:68.
  [7]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33.
  [8]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
  [9](汉)戴胜编.礼记[G].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51.
  [10]陆玖译注.吕氏春秋[G].北京:中华书局,2022:195.
  [11]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2.
  [12]张立文.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N].光明日报,2017-11-06.
  [13]陈家兴.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N].人民日报,2017-12-26.
  [14][15][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194,399-435.
  [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5,460.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8.
  [21]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宣言[A]//“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5.
  [22]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53.
  [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263-264.
  [24]周恩来选集:下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8.
  [25]毛泽东文集:第8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1.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7.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G].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1.
  [29]国家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篇)[J].求是,2021,(12).
  [30]王毅.矢志民族复兴,胸怀人类命运 奋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J].求是,2023,(1).
  [31]陈旭.书写中国多边外交新篇章(大使随笔·携手同心·中国重返联合国50周年)[N].人民日报,2021-09-22.
  [32]刘建超.推动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2,(19).
  [33]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N].人民日报,2021-01-26.
  [34]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22-09-23.
  [35]中国科创惠及世界——2022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成果丰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16.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9.
  [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G].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7.
  [38]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历史性跨越[J].求是,2021,(14).
  [40]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OL].新华社, http://www.gov.cn/xinwen/2021-01/25/content_5582475.htm,2021-01-25.
  [41][42]和音.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N].人民日报,2023-01-12.
  [43]我国积极推进全球科技交流合作[N].光明日报,2022-11-19.
  [44]Decades of Exchange that Produce Fine Fruit[N].China Daily,2021-07-05.
  [45]宋涛.党的对外工作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J],求是,2019,(16).
  [46]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5-56.
  [47]和音.维护全球气候正义提振气候治理雄心[N].人民日报,2022-11-26.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9.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4.
  [5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5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2.
  [54]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OL].新华社,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2101/20210103034347.shtml,2021-01-25.
  [55]仲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N].人民日报,2022-08-10.
  The Ideological Origin, Practical Logic, and Prospect of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GAO  Zugui    ZHOU  Yimin
  Abstract: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is a critical element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s worldviews and methodologies. It is also a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that integrates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contemporary realit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Party’s centenary struggle and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In the face of the strategic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world unseen in a century,the Party has taken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is committed to realizing Chin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its own hands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the world. And it work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create a better world through peaceful development. All these ac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true meaning of a major power's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world peace, contribute to global development, mainta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provide public goods, and mediate hotspot issues.
  Keywords: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wo General Situations; Worldview;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责编:李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