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交通运输厅分校-山东交通运输党建平台!

今天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解读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徐浩然 胡建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入系统阐明实践中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为我们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中国式现代化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适应性进化充满了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挑战。“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创立了“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他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搞好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因为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一件头等大事。从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架构看,主要涵盖如下五个相互嵌套的关键环节,它们是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认识基础。

  一是需求管理环节。系统的需求管理主要是获取运维能力,即确定系统对完成使命任务的具体能力需求。需求管理可以从主体和内容两方面来把握。主体是系统的基本单元,是最基础的子系统,它的基本需求是充分获取负熵流(一切有利于增进系统有序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来维持自身并实现进化。负熵流源于环境,主体为了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聚集形成新的整体,因此复杂系统呈现多样的层级结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兼顾不同层级主体的多元需求,其中统筹好基础层级的需求有特殊意义。社会系统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是顶层设计环节。系统的顶层设计以需求能力的有效发挥为目标,顶层设计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主要以有效实现系统运行一体化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将各层次协同起来,从而发挥系统整体的能力。顶层设计环节要求一体化规划,规划设计是确保整体高效运作的系统谋划,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系统单元可以实现任意模块化组合,各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实现结构上的嵌套、功能上的协调,物质、能量与信息在其间畅行无阻,从而最大化发挥整体涌现性。顶层设计是系统宏观尺度层级的行为,系统的宏观层级能够从长时间周期上认识并干预自身的演化。

  中国共产党善于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各成员主体的交互协同作保障,只有统筹谋划好才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相应的改革开放举措,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

  三是综合集成环节。系统的综合集成意味着将多个主体、多个要素或多个层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完整、更为复杂、更为高效的系统。综合集成为系统确立了明确的边界,系统因此内外有别,继而能够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同环境进行有选择性的交互。主体、要素之间的多重交互关系使系统的构建工作成为一项复杂工程,因此,系统既要从全局高度掂量需求能力,又要从底层执行单元与基础设施的条件上考虑系统主体及要素对使命任务的匹配程度。系统演化过程中往往出现一种中心化趋势,个别部分取得支配其他部分的地位,即形成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属于系统宏观层级,是系统内部的他组织者,因而能够从全局角度推进综合集成、整体推进系统变革,确保系统的高效能或相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天然具有综合集成的制度优势,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着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实际工作,构建起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内各个部分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交互连通的,具有高度的协同性。

  四是演化变革环节。所谓演化变革,涉及系统状态、结构、行为等随时间的变化问题,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适应新的环境、具备新的能力、履行新的使命。系统的演化行为包括系统的要素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类。要素演化的具体行为包括系统使命与任务的变更、能力的演化、参与主体的加入或退出,这些演化行为间存在互动的联系,高层演化驱动底层演化,譬如系统使命任务一旦调整,就可能需要加入新的要素或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演化变革是系统在守正中创新的过程:所谓“守正”,是指系统根据与自身相一致的原则进行改变,自参照是系统演化变革的基本过程。系统在同环境交互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属性、功能、价值和形态,系统演化变革正是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未来的路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社会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生成的,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所谓“创新”,是指系统以环境为基本依据不断实现适应性变革。一方面,系统最大的环境是其他系统,其他系统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演化方向;另一方面,环境为系统变革提供特定的物质、能量、信息,因此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在变革中实现使命的具体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特别重视环境的动态指引作用,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以开放促变革。

  五是评估验证环节。评估验证环节是系统连续进化且不偏离系统目标的重要保障。系统的评估验证包括试验验证和有效评价测度两个方面。系统验证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果进行验证,主要着眼于系统的需求、设计、影响等方面。系统的有效评价测度问题是采用系统工程技术解决分析、构建、改进与演化问题的基础。对系统的有效评估测度不仅包括综合能力评价、效能评估和贡献率分析,还应该包含系统结构与运作过程的有效性,以及系统演化的有效性,即系统相对稳定时的有效性测度和动态演化时的有效性测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系统评估验证的主要依据,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按此标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有效评估测度,需要针对具体任务事项进行从定性到定量分析、从定量到定性分析的转化,尤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相对稳定和动态演化之间的冲突,切忌评估验证的绝对化、固定化。评估验证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若标准定义不当,系统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功能或目标,还可能破坏其原有的秩序和适应力。譬如共同富裕如果被误解为整齐划一的致富,那么将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法促成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事实上,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它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合理地“分好蛋糕”。

  (责编:李军辉)